C1-3扬子二小校园足球发展目标及规划
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校园足球发展规划
(2018—2022)
前言:
扬子二小进行小班化实验以来,一直以生命化教育思想为核心理论依据,旨在从生命的高度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让洋益在扬子二小的每一个生命,备受滋润,健康向上,充满希望,最终实现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的快乐成长。 为了将生命化教育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提炼和弘扬, 我校将“赋能”确定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将“无限相信人的潜能,全心促成每一个人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高信条。
赋能(empowerment)又称赋权,最早出自社区心理学,乃指个人、 组织与社区借由一种学习、 参与、 合作等过程或机制, 获得掌控自己本身相关务的力量,以提升个人生活、组织功能与社区生活品质。在教育中, 简单的说, 赋能是指通过各种途径, 给予人积极的能量, 让人有一种内在的控制感、 效能感、 力量感与有资源的感觉, 从而去达成自己理想的目标。
我们相信, 每一个人都是向善的, 每一个人都拥有成长的力量, 他们的内心中蕴藏着丰富潜能。教师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教育使命,珍惜学生生命中潜在的可能性, 在教育中, 以积极的框架来看待学生, 肯定学生已具备的优点、已经尝试过的努力, 发掘学生独特的天赋, 使学生能在正向而非责备贬抑的氛围中, 不断的赋能, 获得自身能量的提升与成长, 才是真正的教育。 而学校管理者, 以教师的生命发展为管理使命, 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 以积极的视角去看待教师的工作, 使教师能够不断的赋能, 获得专业上的成功, 才是管理工作的目标。
赋能涵盖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工作, 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理念】赋能
【学校使命】筑小班高地,领一方新学;赋儿童才能,扬生命活力。
【教育理念】无限相信人的潜能,全心促成每一个人的发展。
【培养特质】会学习、乐探究、有情趣、讲责任;
身心健、底蕴深、共处智、赤子情
【校 训】我能
【教 风】笃行强能,因材施教
【学 风】乐学善思,各显其能
扬子二小在赋能理念的引领下,以八大特质为培养目标,无限相信孩子的潜能,全心促成每个孩子的成长。校园足球是学校实现八大培养特质的重要载体,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扬子二小就把足球运动定位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特色项目、优先项目。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学校始终矢志不渝,从未动摇、更未放弃。得益于如此的坚守,二小的校园足球成为区域内校园体育的一道靓丽风景。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公布,使得足球运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被确定为国家级足球试点学校。为了更有序、有效、科学地推动学校校园足球工作,实现我校校园足球可持续的发展,特拟定《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校园足球三年发展规划(2016—2018)》
一、发展理念:
“健身心,塑品行,胜自我,铸团队,志高远”
“健身心,塑品行,胜自我,铸团队,志高远”的发展理念就是希望每个孩子通过参与校园足球,强健体魄,提高身心素质;在足球运动过程中学习、理解规则,尊重规则,增强规范意识,既要让学生练就扎实、精湛的足球技艺,更要塑造学生优异的品行;让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展示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将自我融入团队,在为共同目标的团结拼搏中增强团队意识,合作意识。
二、发展目标:
校园足球是我校学生八大发展特质的重要载体,育人是我们发展校园足球的终极指向。校园足球的发展将依托体育教师,专业人员,健全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以完善的课程体系为载体,培育学校足球文化,实现以球健体、以球辅德、以球促智、以球铸韧的育人目标。
三、发展路径:
(一)课程建设:
建立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性课程三个板块构成的校园足球课程体系。
基础型课程:立足国家基础课程,培养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
拓展型课程:针对具有一定足球运动天赋,着眼参与各级足球竞赛的需要,开发学校足球校本课程;以阳光大课间、系列校园足球竞赛为载体形成校园足球的活动课程。
探究性课程:定位于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营造校园足球运动氛围,形成校园足球文化,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形成校园足球的探究性课程
1、基础型课程——夯基础
面向1—6年级全体学生,每周开设1—2节足球课,依据国家校园足球教材实施教学。
2、拓展型课程——促提高
(1)校本课程
建立低中高三个年段建立三个梯队,每个梯队约30名学生,依据《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足球校本课程》,每周利用社团、阳光大课间等时间段,安排三个课时实施教学。
(2)活动课程
夯基活动:围绕足球基本功,如停球、运球、颠球、传球、射门等设计、组织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
竞赛活动:以校园足球节为载体,组织足球基本功竞赛,校园足球联赛,校际足球邀请赛,以足球为中心的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
① 组建球队——班班有球队
班队、级队、校队,形成完善的梯队建设。
教工代表队、家长代表队。
② 完善赛制——月月有比赛
A、年级循环赛
低年级:男女混编,家长(教师)参与,五人制比赛
中年级:男女混编,五人制比赛
高年级:男女队各一支,五人制比赛
B、校际友谊赛
C、教工友谊赛
D、家校友谊赛
3、探究性课程——重深化
与学校综合实践课整合,面向3—6年级学生,引导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起源、发展、流派等进行学习、探究,并以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呈现探究学习的成果。
(二)文化建设:
1、校园环境:围绕足球场,打造足球星光大道;在校园中渗入足球元素等。
2、班级环境:每个班级设立足球角,用于足球知识宣传,班级足球活动展示等。
3、网站平台:学校网站开辟校园足球专栏,用于校园足球各类工作开展情况的宣传。
4、服饰标识:设计学校足球队队旗、队徽,设计定制校足球队主客场队服。
5、啦啦队:组建学校足球比赛啦啦队,设计、征集具有学校特点助威口号。
四、发展保障:
(一)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盛伟
副组长:王荣
2、机构职责
足球工作室:具体制订学校足球训练发展规划和足球队伍各年龄段训练计划与发展目标。落实校园足球活动,上好体育课,指导组建班级、年级足球队、啦啦操队,并带队训练。编排、组织大课间足球活动。
教导处:负责体育组教师分工,协调常态足球课教学,保证足球课教学质量。
教科室:安排足球师资的培训,指导体育教师开展足球教学与训练研究,改进课堂教学与训练,提高教学效益。及时收集足球运动资料,总结校园足球运动经验。
总务处:协调负责足球训练、比赛等器材的添置与维护,保证足球活动的开展。加强足球运动的安全监督与指导,保证训练安全。
德育处:具体负责大课间活动考核。
足球发展委员会:建立由专家、学校、赞助企业、家长组成的校园足球发展委员会,凝聚、协调各方力量、资源,为学校校园足球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师资队伍:
立足于培养、引进,逐步建立起一支能力强,水平高,敬业、精业的校园足球师资队伍。自身培养:有序组织现有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足球基础培训,使每位体育教师都能胜任校园足球的基础教学工作;引进聘用:引进聘用1—3名具有专业足球背景的专职足球教练,着力于学校各个梯队建设,提高学生的足球竞技水平。
教练员培训:学校每年至少一次有计划地安排教练员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练员培训。
教练员待遇:学校将逐步在教师考核及职称聘任等方面逐渐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对于从事校园足球项目教学,训练,比赛并为学校争得荣誉的教师及教练给与经济,物质奖励,在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
工作量计算:在学校分配足球教师,教练工作时,结合学校考核方案,统筹安排其工作量。
(三)经费投入:
1、自2016年起,每年投入资金不少于6万元,并逐年按照20%速度递增;
2、经费来源:(1)学校自筹;(2)上级拨款;(3)社会赞助
(四)评价机制:
1、班级评价
班级足球运动开展情况,校际联赛成绩,班级足球文化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
2、学生评价
基于《健康记录册》,学生足球知识、技能纳入记录中。
(五)硬件设施:
立足现在,着眼未来,逐步配套齐全足球教学需要的设施、设备,根据未来学校发展规模,利用校园改造的机遇,扩大学校足球运动区域。
1、配齐足球、训练服、角旗、球门、足球墙等,满足日常教学、训练需求;
2、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配备一套适合3—5人比赛的笼式足球设施;
3、改建一片八人制足球场。
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
2018年2月
附:《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校园足球五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要点
年度 | 重点工作 | 备注 |
2018 | 制定、论证《南京市扬子第二小校园足球三年发展规划》; 外聘足球专业教练,充实教练员队伍; 筹建低中高三个年段校级梯队; 建立校足球工作室; 配齐常态足球课及足球队训练所需器材等; 落实运动场区域、教学区域校园足球文化布置; 年度区足球比赛中男女队成绩指标:进入决赛; 落实校本课程的编制,初步建构起课程体系; 通过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验收。 | |
2019 | 各个年段的梯队建设成熟完备,训练机制常态运行; 完善校本课程的编制,并开始实施; 围绕校园足球,开展各项活动,校园联赛拉开序幕; 根据校舍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 配备笼式足球设备一套; 年度区校园足球比赛男女队成绩指标:进入决赛—夺取一冠; 有一支队伍代表区参加市级比赛,力争好成绩; 校园网开设校园足球专栏; 申报区级或以上级别的科研课题。 | |
2020 | 各项与校园足球有关的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学校足球氛围日渐浓厚,足球文化渐趋形成; 学校足球各级代表队在全区全面位居前列,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力; 有具有天赋的学生能够输送到更高平台; 在学校足球影响力的吸引下,有社会力量赞助学校足球项目的发展; 承办区级各类足球比赛或现场会,扩大学校足球项目的影响力; 根据发展需要进一步充实足球师资队伍; 举办校园足球节; 学校成为南京市校园足球基地学校。 | |
2021 | 成立校足办,规范常态运行; 充实壮大教练员队伍,形成梯队和合力; 加强教练员培训,增强教练员业务水平; 南京市校园足球特色考核一等奖; 继续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 进一步创新校园足球文化节的形式和内容; 区长杯和市长杯力争前茅; 规范校园网足球专栏的管理。 | |
2022 | 加强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的规划; 做好足球队员未来职业发展规划; 提升校园足球的参与率,继续加强大课间足球操的落实; 区市级足球课题顺利结题; 区长杯和市长杯力争冠军; 承办市区级各类足球比赛或现场会,扩大学校足球项目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