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规划

C1—2扬子二小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09 13:41:48 浏览次数: 【字体:

精彩赋能   精致发展

——扬子二小十三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创办于1986年,前身为扬子石化公司的一所子弟小学,短短的30年的发展,书写了连续三年被命名为“南京市模范学校”的辉煌历史,记录了企业学校移交地方的特殊历程,2005年成为沿江工业开发区首家“南京市小班化实验学校”,抓住小班化实验机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校园环境不断出新,现代化、精致化的小班办学品味逐渐使学校成为本区域冉冉升起的一颗基础教育新星。目前,学校占地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有教学班24个,学生639人,在编教职工66人,小学高级教师()人,占教师总数的()%,本科率为()%,市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人,骨干教师占教师总数18%。

学校目前是国家级校园足球实验学校、南京市小班化示范学校、南京市青奥示范学校、南京市实验小学。此外,学校还先后获得了“全国功勋集体”、 “江苏省红旗大队”、 “南京市优秀校医室”、“南京市优秀少年科学院”等荣誉称号。

 

一、现状分析

(一)已有办学成效

1、学校文化体系

十二五期间,学校延续十一五生命教育成果,提出了“赋能”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办学理念,建构起优能课程、生能教学、专能发展、正能德育、策能管理为主要构成的个性化的、较为完善的赋能教育文化体系。

2、课程体系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赋能理念引领下,以让每个学生都有选择、都有发展、都有提高的追求,初步建构起学校“优能”课程体系。

3、生动课堂

十二五期间,学校结合小班化发展的需要,在赋能理念的框架内着力打造生以个别学、分类学、一起学为主要特征的小班化课堂教学特点的二小生动课堂。生动课堂的模式得到了初步的推广,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4、办学特色

十二五期间,学校围绕赋能办学理念,秉承无限相信学生潜能,权利促进每个人的发展,以儿童创业、校园足球、父母学堂等项目建设为抓手,初步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有待提升空间

1、教学质量

受到生源流失,生源构成复杂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呈现下降趋势,影响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加重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制约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规范管理

虽然归并地方管理多年,但企业文化的多年沉淀还在严重的影响着学校,教师的规范意识、奉献精神、严谨作风缺失,制度管理长期难以落地,教师工作中懒、慢、散的现状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3、课堂教学

小班化实验跨越两个五年,但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小班,小班化课堂教学理应具备的必要特征没有普遍性的呈现,教师仍满足于按照习惯性的教学行为实施教学,课堂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也没有成为教学质量的助推剂。

4、教师培养

目前学校40对以内的教师达到35名,占比超过50%,学校十二五期间培养数学学科带头人一名,德育带头人一名,语文区优青一名,语文学科带头人一名。从总量来看不少,但是这些教师的成长更多的是个人的努力,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没有能够建构起学校层面的培养机制。

 

二、核心理念梳理

十三五期间学校仍将遵循“赋能”办学理念,坚持、坚守,不忘初心,将赋能的价值追求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每个方面。

【核心理念】赋能

【学校使命】筑小班高地,领一方新学;赋儿童才能,扬生命活力。

【教育理念】无限相信人的潜能,全心促成每一个人的发展。

【办学要略】全面实施赋能教育,倾力建设品牌学校。

【校    训】我能

【校    风】严谨厚德,各尽其能

【教    风】因材施教,笃行强能

【学    风】乐学善思,各显其能

【培养特质】会学习、乐探究、有情趣、讲责任、身心健、底蕴深、共处智、赤子情

 

三、十三五发展定位

扬子二小地理位置,校园格局,生源数量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思路不是做大,而是做强,精致发展,成为一所区域内文化底蕴深,教学质量好,办学特色亮、师资力量精、办学声誉佳的好学校。一所校园环境绿韵盎然,处处用心,优雅精致的好学校,一所教师有归属感,精于进取,乐于奉献的好学校;一所学生学而不思归,具备鲜明特质的好学校;一所得到百姓认可、同仁认可、上级认可的好学校。

 

四、主要任务目标

(一)校舍环境

1、借助江北新区成立后原大厂地区的发展机遇,以及对我校所在区域学校的布局调整及对我校的未来定位,对校舍进行原址翻建或异地重建,预计规模为5—6轨。

2、依托区创建技术装备示范区,对学校专用室进行整体的调整布局,完善配备。

3、对学校楼道、墙壁、廊柱等的文化布置进行整体性的构思规划布置,实现中心明确、主题鲜明、意蕴深长的教育效果。

(二)师资培养(专能发展)

紧扣市区骨干教师评选标准,梳理学校现有青年教师现状,以合格教师、区优青、区学带德带(市优青)为三级培养目标,制定各级培养目标的考核标准,明确每位青年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围绕教学基本功、个人课题研究、区级以上公开课、论文(案例)撰写、专业理论素养、个人荣誉等分解每位青年教师的学期(学年)目标,每个学期(学年)进行跟踪考核。在区市优青评选的2018和2019两个时间段,力争培养出5位区级骨干教师。

(三)课堂打造

1、紧紧围绕“生动课堂”,真正使二小的每位教师都能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小班化的课堂特点,真正将关注这一个,发展每一个落在实处。

2、选取语文、数学、英语等师资力量强的学科,以学科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凝聚学科教师队伍,浓厚学科教研氛围,形成生动课堂下,不同学科的课堂特质,进而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四)办学特色

以赋能理念为核心价值追求,以赋能学子的八大特质为终极指向,以儿童创业、赋能快乐足球、父母学堂等项目建设为主体,打造赋能办学特色。

(五)互联网+

深入推动焦点科技网络学习平台等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六)优能课程

以现有优能课程体系为基础,结合十三五发展的需要,调整完善学校优能课程体系,使优能课程体系成为开放的,可持续的,与时俱进的系统,真正成为赋能学子成长的载体,成为学校核心价值追求落地生根的保证。

(七)策能管理

以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细化各项工作管理流程,明确管理主体为重点,将制度管理、规范管理落地生根,以严格规范的管理促学校各项工作横到边,纵到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八)正能德育

把握当前二小生源的现实状况,发展需求,紧紧围绕赋能学子的八个培养特质,创新德育举措,以父母学堂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形成家庭、社会、学校的德育网络,以儿童创业项目建设发现事、研究事、谋划事、做事、做成事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建立“全局性、全员性、全程性”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党政工团协同参与制定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保障作用和工会组织的民主管理职能。经常与教工群体在观点和原则上保持共识,强化责任意识,倡导团队精神,尝试实施校务委员会管理模式,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督查网络体系,高质量实现《规划》的全程管理目标。

(二)经费保障

学校重视开发可持续发展项目,积极争取市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资金扶持,充分利用有效教育资源,为学校发展建设、实现各年度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三)监控评价

加强五年规划的过程管理,注重规划的年度目标落实,提高目标达成度。坚持并落实学校师德评价、德育评价、教学评价等一系列师生评价制度,完善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发展的评价机制。学校在五年内形成一套完整的基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为一体的主体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四)建立智库

南京师范大学                吴永军  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                乔建中  教授

南京晓庄学院                陶来恒 教授

省教科院基教所                  所长

市教科所                    沈曙虹  副所长

沿江工业开发区社会事业处        副处长

沿江工业开发区督导室        邰友胜  副主任

沿江工业开发区进修学校      陈世锦  主任

沿江工业开发区进修学校      杨德铸  副主任

 

沿江工业开发区进修学校      潘月俊  副主任

沿江工业开发区基础教育科      李传斌  副科长

 

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秉承“赋能”核心理念,以学校的精致化发展为指引,发挥小班化办学优势,以扬子二小育人目标为主线,统筹各项工作,发展学生;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重点,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养,打造专能师资团队;以增强各项工作的目的性为要点,强化、细化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管理,为学校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力争学校各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突破、进步。

工作重点:

1、以生动课堂小班化课堂规程,深度学习为抓手,关注差异,将小班化课堂改革落在实处;

2、以目标定位为引领,以专家定向指导,专家课例指导,专业素养三侧重(文章撰写、课堂能力、理论提升)为重点,加大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

3、立足生源现状,以“家长俱乐部”为切入点,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4、以生动社团,校合唱团为切入点,逐步将学校艺术教育落在实处,打造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

5、结合2018年度学校发展评估中“办学特色”存在的不足,多途径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解决。

具体工作:

一、学校管理

1、调整优化午间时间划分及工作管理。

2、根据现实需要,对学校中层人员岗位及分工进行调整。

3、梳理完善学校管理制度,重新装订成册。

二、教学工作

1、研制扬子二小小班化课堂规程,关注差异,关注深度,将小班化课堂改革推向制度化、常态化、全面化。

2、以校内视导为抓手,结合落实小班化课堂规程,将小班化教学常规管理做细、做实。

3、以专家定向指导,专家课例指导,专业素养三侧重(文章撰写、课堂能力、理论提升)为重点,加大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

4、准确定位,以校际联动,细化分析,延续跟踪等为抓手,强化学科质量监控,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力争学校学科教学质量稳得住,有进步。

5、逐项落实,做好2020年创建智慧校园的前期工作。

6、以核心素养为纲,提炼育人目标,整合、优化、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7、以提供服务为方向,结合社团工作的优化,做好弹性离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8、修订整合扬子二小赋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9、多层面着手,加大学校宣传,规范做好一年级新生招生工作。

三、德育工作

1、围绕学期关键词“不给别人添麻烦”继续以阿福童红领巾讲坛为切入点,优化、提升学校集体晨会的育人功能。

2、“家长俱乐部”为学校德育工作亮点,形成符合本校生源现状的家校联动工作样态。

3、继续扎实推进儿童创业特色文化项目建设。

4、继续围绕传统节日,谋划系列活动,形成二小特色的传统节日活动课程《中国娃·中国节》。

5、围绕《扬子二小阿福童一日常规》手册,将习惯教育落到实处。

6、完善教练员队伍建设、强化足球常态课堂教学及梯队训练的管理,争创江北训练中心,力争在市长杯中取得优异成绩,保证校园足球特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梳理校园足球开展5年来的工作,制作宣传册和视频。

7、以班主任讲坛为抓手,做好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发展工作。

8、德育教学联动,启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动计划。

9、结合一年级新生招生工作,做好“六一”庆祝活动。

10、举办2019年度“体育节”。

四、教育科研

1、落实推动校级个人课题的研究工作。

2、做好校级课题、区级课题、省市级课题研究及项目管理。

3、推动现有省市级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

五、党务安全工作

1、加大学校党员队伍的管理力度,深入学习党章、党纪等规范,发挥党员在教师群体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按照上级部署,做好支部的各项常规工作,针对学校发展评估中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有侧重的进行充实提高。

3、建设党员活动室。

4、围绕学校发展,开展主题活动。

5、严格按照上级规范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细致落实安全演练,安全平台使用要求,常态安全教育等工作,力争在区安全考核中更上新台阶。

六、保障工作

1、后勤部门增强服务保障意识,和工作规范意识,为学校发展,质量提升做好服务工作,为教育教学提供温馨、无忧的保障性服务,确保教育教学秩序井然。

2、与上级部门紧密衔接,安排落实好技术装备与暑期维修工作。

3、工会

1)坚持“五必访”,关心职工生活

2)在新常态下,组织好每月一次的工会活动,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集体归属感,提高教师幸福指数。

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

2019年2月

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秉承“赋能”核心理念,以学校的精致化发展为指引,发挥小班化办学优势,以扬子二小育人目标为主线,统筹各项工作,发展学生;以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重点,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养,打造专能师资团队;着眼生源实际,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力争学校各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突破、进步。

工作重点:

6、以生动课堂小班化课堂规程,深度学习,作业改革为抓手,关注差异,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为中心的小班化课堂改革落在实处;

7、以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引领,进一步细化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以专家定向指导,专家课例指导,专业素养三侧重(文章撰写、课堂能力、理论提升)为重点,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

8、立足生源现状,强化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引导,深化家校融合,以“家长俱乐部”为切入点,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9、对标找差,立足育人,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以校合唱团为切入点,逐步将学校艺术教育落在实处,打造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

10、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创建省级文明校园。

具体工作:

七、学校管理

4、进一步调整优化午间学生在校的工作管理。

5、精细学校日常办公用品的管理。

6、立足生源实际,充分利用弹性离校,推进学生学习任务的当天清,校内清。

八、教学工作

1、以生动课堂小班化课堂规程,深度学习,作业改革为抓手,关注差异,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为中心的小班化课堂改革落在实处;

2、以校内专项视导为抓手,将小班化教学常规管理做细、做实。

3、以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引领,进一步细化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以专家定向指导,专家课例指导,专业素养三侧重(文章撰写、课堂能力、理论提升)为重点,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

4、结合学生家庭教育实际,从提高学生作业完成的质效为出发点,落实当天清、校内清;准确定位,以校际联动,细化分析,延续跟踪等为抓手,强化学科质量监控,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力争学校学科教学质量稳得住,有进步。

5、逐项落实,做好2020年创建智慧校园的前期工作。

6、落实扬子二小赋能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与德育部门协作,启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动。

7、落实推动校级个人课题的研究工作。

8、做好校级课题、区级课题、省市级课题研究及项目管理。

9、推动现有省市级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

九、德育工作

11、围绕学期关键词“责任”,继续以阿福童红领巾讲坛为切入点,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优化、提升学校集体晨会的育人功能。

12、立足生源现状,强化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引导,深化家校融合,以“家长俱乐部”为切入点,形成符合本校生源现状的家校联动工作样态。

13、继续扎实推进儿童创业特色文化项目建设,培养学生发现事、研究事、策划事、做事,做成事的能力。

14、继续围绕传统节日,谋划系列活动,以家国情怀为核心要素,形成二小特色的传统节日活动课程《阿福童·中国节》。

15、围绕《扬子二小阿福童一日常规》手册,将习惯教育落到实处,重点突出一年级新生的习惯培养。

16、对标找差,立足育人,推动校园足球的发展,完善教练员队伍建设、强化足球常态课堂教学及梯队训练的管理,争创江北校园足球重点学校,力争在区长杯中取得优异成绩,保证校园足球特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梳理校园足球开展5年来的工作,制作宣传册和视频。

17、继续推动校合唱团建设,逐步将学校艺术教育落在实处,打造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

18、以班主任讲坛为抓手,做好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发展工作。

19、德育教学联动,启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动计划。

20、全面做好建国七十周年庆祝活动。

21、落实推动校级个人课题的研究工作。

22、做好校级课题、区级课题、省市级课题研究及项目管理。

23、推动现有省市级规划课题的研究工作。

十、党务安全工作

6、加大学校党员队伍的管理力度,深入学习党章、党纪等规范,发挥党员在教师群体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7、按照上级部署,做好支部的各项常规工作,针对学校发展评估中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有侧重的进行充实提高。

8、围绕学校发展,规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9、严格按照上级规范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细致落实安全演练,安全平台使用要求,常态安全教育等工作,力争在区安全考核中更上新台阶。

十一、保障工作

4、精细学校日常办公用品的管理。后勤部门增强服务保障意识,和工作规范意识,为学校发展,质量提升做好服务工作,为教育教学提供温馨、无忧的保障性服务,确保教育教学秩序井然。

5、工会

1)坚持“五必访”,关心职工生活

2)在新常态下,组织好每月一次的工会活动,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集体归属感,提高教师幸福指数。

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

2019年8月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