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育】梨花风起正清明 家校合育润童心
——扬子二小清明节气举办“聚能时光”家庭日活动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等,既是传统节日,也是自然节气,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清明传统文化习俗,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南京市扬子第二小学清明节气举办“聚能时光”家庭日活动,带着同学们一起“知”清明、“品”清明、“祭”清明。
【“知”清明】
“清明”是天清地明的意思,此时大地柳暗花明,万物生长,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节日”则是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或纪念意义的日子。为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清明文化,一年级同学了解了与清明有关的知识,绘制精美的手抄报。
作家史铁生曾说:“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讲述家族故事应该是清明节每个家庭最应该做,也必须要做的事。二年级的同学和家人一起讲述了家族故事,家人们用不同的故事讲述了同一个主题——我们是一家人,我们共享一份记忆和力量。
【“品”清明】
桃花流水鳜鱼肥,菊黄河豚最是鲜,野菜清新明眼目。中国人讲究“不时不食”,传统节日往往伴随着传统美食,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四月初到来的清明节,有哪些传统的食品呢?三、四年级的同学们在家人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参与清明节传统习俗的乐趣,制作出和清明时节有关的食品:“节蛋”、青团……一起来看一看吧!
【“祭”清明】
扫墓是清明节重要的风俗活动,人们在清明节前后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除了祭奠亲人,大家也会缅怀那些为和平安定作出奉献的英烈们——无论是千古先贤,还是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豪杰,亦或和平时期为人民的幸福付出生命的平民英雄……正是这份共同的情怀,把中华民族凝聚到了一起。五、六年级的同学清明前夕和父母一起去祭扫祖先或者烈士陵园,表达对先烈的感恩、敬仰、思念和缅怀之情。
【清明祭英烈,丰碑励童心】
鲜花献英烈,童心永向党。4月1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团省委、省妇联主办,中国江苏网共同举办的“清明祭英烈 丰碑励童心”——2023年江苏省青少年网上凭吊革命先烈活动正式启动。扬子二小的学子们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并获得获得电子纪念证书。希望二小学子们能在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中,争做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天朗气清,风和景明,正是人间最美四月天。在此次清明节气“聚能时光”家庭日活动中大家以爱告别,以爱相处。相信二小学子们一定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学会感恩,珍惜当下,不断奋进!(文稿:戴家慧,一审:陈玉荣,二审:王荣)